中國手機產業鏈正走向消亡
摘要:中國手機產業鏈正走向消亡,手機產業,華為中興,產業鏈,隨著科技的發展,智能化已經普及,制造業工廠生產線已經用全自動化而非是工人的流水線操作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智能化已經普及,制造業工廠生產線已經用全自動化而非是工人的流水線操作。
2014年12月5日,臺灣勝華科技在東莞東城和松山湖的兩家子公司——萬士達、聯勝科技停產。
2014年12月9日,勝華科技旗下蘇州子公司聯建科技也陷入停產,3家子公司相繼解散近萬名員工。
2014年12月下旬,位于東莞望牛墩的奧思睿德世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跑路,外界稱公司欠債1.35億元。
2015年年初,東莞兆信通訊傳出了企業倒閉遭到供應商圍堵的消息,兆信董事長高民自殺。
2015年9月8日,深圳鴻楷興塑膠制品發布了一個不足50字的公告,宣布倒閉。
2015年10月8日上午,華為中興的一級供應商,深圳市的明星企業福昌電子宣布破產。
在這樣每一次的代工廠破產消息傳來,外界都充斥著對中國手機產業鏈低水平競爭、行業環境惡劣的擔憂。如今的制造業已不再是10年前黃金時期——在成本大增,單價卻相比10年前還低很多。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,中國手機代工廠面臨利潤微薄和生產經營模式暗藏風險等多重困境,很多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的中小型代工廠,正面臨一輪殘酷的行業洗牌,產業寒冬已提前到來。
2015年初,工信部發出警告,數據顯示中國手機2014年的出貨量比去年下降21.9%,手機行業倍感壓力,銷售下滑使得對上游投入更加的謹慎。2013年手機智能手機行業銷售火爆形勢大好,但是2014年手機產業便開始慢慢降溫,造成多數手機品牌都有不少的庫存,從而使得上游的手機代工廠發展停滯,因為手機廠商已無法消化每日從產線下來的新機器。中國廠商已經習慣了價格戰,三星蘋果這樣的高端手機依然被高性價比壓下, 甚至會有壓榨上游產業鏈這樣的情況發生,手機廠商降低標準。
在性價比成為常態之下,手機廠商開始把工藝和設計制造做為噱頭,所以對于代工廠商的要求也比以往更苛刻,只會單一制造的必將被淘汰,那些隨著手機品牌一起轉型的代工廠才能更好生存下去。
合肥網絡公司觀點:產業正從有序的分工合作,轉變為混亂的紅海競爭。代工廠一方面需要應對整個產業的變化,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品牌商的種種需求,犧牲利潤獲得訂單的局面已十分普遍。 隨著技術的更新、生產質量的可控性提高,那些具有優質良品率的代工廠會從中勝出,失敗者則會逐漸被產業所淘汰。